海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|海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-凯发k8官方旗舰厅

鄱阳湖建闸争议再起:投资130亿是否值得?
2018-01-09
364

摘要: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数十年,争议也数十年。日前,江西环保厅的一则公示信息,再次将此工程及争议置于镁光灯下。江西方面称,工程经过“大坝”变“全闸”等调整后对生态环境利大于弊,但环保、动保组织等仍然质疑不断。工程130亿元系纯财政支持,每年1亿元的维护费用是否值得?

枢纽工程选址地,位于庐山市长岭山和湖口县的屏峰山之间。

 

      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数十年,争议也数十年。
  日前,江西环保厅的一则公示信息,再次将此工程及争议置于镁光灯下。
  江西方面称,工程经过“大坝”变“全闸”等调整后对生态环境利大于弊,但环保、动保组织等仍然质疑不断。
  近日,因环评报告公众参与信息第一次公示,鄱阳湖建闸争议再起。
  11月30日上午,数名环保志愿者来到工程选址地——江西庐山市海会镇进行了航拍。志愿者赵亮告诉澎湃新闻,航拍主要是考察和记录闸址的生态,“纪录下这里对于整个鄱阳湖生态的咽喉作用”。
  参与航拍的另外一名志愿者岳桦则讲述了航拍的感受,这是他第二次参与航拍鄱阳湖。
  “虽然是鄱阳湖最狭窄的地方,南北方向的水域视野还是非常开阔,工程选址地是相对比较自然的水域,这个季节在这里没有太多的采砂船作业,湖光山色,美不胜收”。
  公开资料显示,长岭山将作为枢纽工程的左岸,山顶高程为129米,右岸为属于湖口县的屏峰山,山顶高程为149.2米,两山之间的湖面宽约2.8千米。
  岳桦还告诉澎湃新闻,在长岭山下的湖滩草地进行航拍,能听到非常多的鸟叫声,用望远镜看到许多候鸟在湖心草洲栖息。
  岳桦担忧,“鄱阳湖建闸以后,将变成从长江割裂出来的一个大池塘,失去活力”。他解释,一旦在此处建闸,不仅仅是这块湖心洲会因为施工而化为乌有,鄱阳湖南部更多类似的候鸟栖息草洲,将被水淹没而不复存在,更多的候鸟将丧失栖息觅食的场所。
  11月29日上午,澎湃新闻也曾实地探访了长岭山附近的湖区,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几名工作人员正在那里勘探地质。其中一名带队的工作人员称,这次是为工程的配套建筑勘探地质,“工程肯定是要建的,只是时间问题”。
  对于环保志愿者的担忧,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曾独家回应澎湃新闻,该工程已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,包括将工程由“控洪”改为“控枯”,由“大坝”改为“全闸”,由“高水位”改为“低水位”,由“全年控制”改为“分期控制”等,对工程功能定位、比选、闸型设计和调度运行方式等进行了不断优化。
  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称,通过这些调整,鄱阳湖水利枢纽对生态环境保护利大于弊,其产生的次生影响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度可以降低和减免。即使出现极端情况,闸门也可以全部打开,恢复到自然状态,生态安全得到了保证。
  水利专家:鄱阳湖建闸不应由江西单独主导,应从国家层面研究
  11月29日,曾两次参与关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评估会、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公开提出观点,认为“工程不能由江西单独来决定”、“开发时机还不成熟”。
  在江西省水利厅发布的“鄱阳湖水利枢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”中,对建闸原因这样解释:“近年来,鄱阳湖区的枯水期提前,枯水期持续时间延长,导致湖区的水生态和水环境有恶化的趋势,灌溉、供水发生困难。”
  对此,周建军认为,鄱阳湖的生态跟长江分不开,没有长江就没有鄱阳湖,鄱阳湖现在的(水位)变化也是因为长江。”
  周建军称,鄱阳湖的水量占长江总水量的15%,是最大的湖泊,“因此,不能把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作为一个局部的工程。”
  11月28日,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(下简称鄱建办)回复澎湃新闻称,众多专家学者经过研究,普遍认为:影响鄱阳湖枯水的原因较多,长江上游水库群的“汛后蓄水”与“清水下泄”是重要的关键性因素。
  “鄱阳湖枯水期问题原因也不是由江西造成的,他们在公示里面尽量的回避三峡,但实际上这个工程也直接影响到三峡。”周建军说。
  周建军认为,鄱阳湖枯水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解决,“三峡水库应该合理调控,在汛期不用拦截中小洪水,同时,鄱阳湖附近有丰富的地下水,周边供水和灌溉可通过引水和打井解决。这些工程代价很小,也不会产生大的环境影响。”
  而对于曾有媒体报道鄱阳湖周边居民出现饮水困难,周建军更是直言:“鄱阳湖周边要是缺水,笑话都可上天了。”
  鄱阳湖建闸对下游水资源影响很大
  周建军在会上还提到,如果鄱阳湖水利枢纽通过江西省的推进成功开建,“很明显随后是洞庭湖,如果江西这工程国家批了,以后没有任何理由不让洞庭湖建闸。”
  他解释称,“可以想象,未来会出现洞庭湖建闸、鄱阳湖建闸、加上三峡再一蓄水,今后长江上游水库在秋季蓄水需要的量非常大,这对下游势必会影响很大。”
  周建军说,“现在,上海的饮用水70%是靠长江,但是每年1、2月份会碰到问题——长江水进入太少的时候盐水会入侵,三峡蓄水后的这十几年,上海10月份的流量已经减小了7000立方米每秒。”
  周建军称,从全世界范围来看,为了水资源而发生争执的案例很多,“如果工程实施建设,在人为控制之下很多矛盾就会出来。”
  如果长江的湖泊支流都被人为控制之后,实际上是在长江的上下游之间形成非常大的一个相互制约机制,“在不景气或者不好的条件下,或者环境资源比较恶劣的时候,上下游就会出现纷争。”周建军说。
  不过,11月28日,鄱建办在回复澎湃新闻时曾提到,在推进前期工作中多次到长江干流中下游相关省市走访,反复沟通,听取并吸纳意见。
  对中下游城市的态度,回复中称,“有关省(市)对我省应对枯水变化,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的做法已从疑虑到理解、再到支持或原则支持。”
  解决鄱阳湖、洞庭湖问题应该全国一盘棋
  上述回复中提及,2012年7月,国家发改委就项目建议书征求了长江中下游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上海5省市意见。各省(市)复函,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均表示支持或原则支持,并要求工程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、负责运行管理或由其组织制定并发布调度实施细则。
  不过,周建军强调,“鄱阳湖水利枢纽的建设,必须等到长江上游的水库都建设好之后、等到矛盾和问题全部都反映出来,再讨论解决。
  “到时候去解决鄱阳湖问题、洞庭湖问题,包括这些水库到底调度怎么解决,应该是全国一盘棋,不能各扫门前雪。”
  “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不应该是由江西省主导,而要从国家层面去研究。”周建军说。
  此外,鄱建办曾表示,由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功能定位,工程本质上是一个保护工程,没有开发任务。
  对此,周建军回应,既然鄱阳湖工程是水生态工程,不仅仅是水利问题,就不应该由水利部门单独主导。
  “既然现在号称是生态工程,那么应该把问题提高到国家层面研究,同时也不能由水利部门单独主导,而要把各部门机制融合到一起。”周建军说。
  专访鄱阳湖工程建议者胡振鹏:如果不是为了保护鄱阳湖,江西也不想建闸
  澎湃新闻:当前鄱阳湖水利枢纽的争议,大抵是很多人觉得建闸会破坏江湖连通。您对此事怎么看?
  胡振鹏:按照鄱阳湖流域和长江水情,按照工程水位运行方案计算,鄱阳湖建闸后,算下来平均每年大约有100天左右时间(11月至次年2月前后)江湖是部分阻隔的,但必须做到鄱阳湖进多少水,就要下泄多少水;另外有250-260天的时间闸门是全开的,不存在完全阻隔的问题。
  澎湃新闻:现在建闸方案砍掉了发电功能,有人说防洪、发电和灌溉是传统水利的三大功能,现在传统水利工程的两大基本功能都没有了,还能有多大效益?而且,工程130亿元系纯财政支持,每年1亿元的维护费用是否值得?
  胡振鹏:鄱阳湖水利枢纽是一个纯公益的项目,如果不是为了保护鄱阳湖,江西方面也不想建闸,但是我们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没有完全退化的时候不保护,将来就迟了。生态系统退化后,很难恢复原状。
  如果等到十年后再来推进这个项目,我想会比现在容易得多。
  目前计划总投资126亿元,不过实际每年的维护费用,其实还不确定。因为目前仍然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,还没到实际运行,需要一步一步来。
  工业革命以来,人类凭借着先进的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,对江河湖泊进行全面控制,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;但是,对江河湖泊完全不干预也不行。
  我的理想是研究一种生态友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,我很期望将鄱阳湖工程打造成与都江堰类似的项目。
  澎湃新闻:一旦批准鄱阳湖建闸,其他湖泊如洞庭湖也可能会要求建坝(闸),您怎么看?
  胡振鹏:世界上几乎没有通江湖泊是不控制的,拿美国五大湖来说,水位也常年受到水利工程的严格控制。现在长江中下游除了鄱阳湖、洞庭湖等少数湖泊未建闸,大大小小的水坝、水闸太多了。关键是控制湖泊是为什么、怎样调控。
  水位太高了,候鸟会向鄱阳湖周边地区转移
  澎湃新闻:针对工程规划关于候鸟和江豚的保护方案,有专家认为枯水期的延长恰恰给了白鹤更多的食物,而可通过江豚的闸门预留通道也被wwf(世界自然基金会)质疑没有成功先例,对此如何看待?
  胡振鹏:候鸟越冬时鄱阳湖水位既不能太高,也不能太低,还要保持慢慢消退的状态,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给候鸟提供食物。水位太高了,候鸟会向鄱阳湖周边地区转移。
  一个例子是,2015年冬天发生冬汛,11月下旬平均水位达有记录以来最高水位12.69m(黄海高程),比同期平均水位多淹没草洲213km2,然而鄱阳湖及其周边尚有越冬候鸟48万只(多年来的平均数为34万只)。
  不过,高水位也同样带来了问题,就是大雁和鸭类食物减少,之后出现了候鸟跑去农田觅食的问题。我认为鄱阳湖及周边地区对越冬候鸟有一定的承载力,但要加大宣传,让周边居民不要去伤害候鸟,能够与候鸟和谐地相处。
  而就江豚问题,我们给江豚留了4孔60米的宽度的闸门。因为早已建设完成的鄱阳湖湖口铁路大桥就是一孔就是60米宽,事实表明,江豚通过是没有问题的。
  在早前,上世纪50年代南昌的赣江铁路桥,一跨20米宽,江豚依然能通过,赣江也有江豚觅食。
  对湿地植被、水生物和候鸟越冬,水位控制方案均进行了考虑,对建闸后产生的影响心里基本有数,否则我们怎么会去做这件事,总不能让候鸟、江豚在我们这代人消失吧?否则,怎么向子孙后代交代?
  澎湃新闻:建闸后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吗?
  胡振鹏:我们做过建闸后对水质的影响研究,总磷、总氮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主要污染物,在入湖污染负荷不增加的情况下,建闸不会改变鄱阳湖区总磷、总氮分布基本规律和格局。
  除建闸外的其他方案都论证试验过,都行不通
  澎湃新闻:有专家提出,由于湖区农田和居民数量有限,完全可以采取其他办法解决。解决湖区农田灌溉、居民饮水的问题,有没有其他办法? 有的组织或专家质疑江西并没有进行过除了建闸之外的有效方案。
  胡振鹏:我们能想到的解决方法都论证过,甚至试验过。比如鄱阳湖区周边有约130个固定提灌站,如果考虑挖沟到深水河道取水,最远的地方需要挖10多公里,挖掉的草洲以及弃土堆积损失的草洲,不会比工程方案淹没的草洲少。
  也有人提出利用鄱阳湖五河水库联合调度来解决问题,然而我们曾经计算过,在满足水库现有的基本功能前提下,全部23个大型水库共同作用下,仅能提高鄱阳湖水位9-15cm,也解决不了问题。
  现在有些专家提出利用地下水资源解决枯水期周边居民饮水问题,其实早在2002年,江西省就曾在湖区99个行政村改造自来水,结果卫生部门检测发现,铁和锰元素浓度严重超标,目前没有找到去除铁、锰离子的有效方法。这还没有考虑成本问题,利用地下水要比地表水成本贵得多。
网站地图